一次次歷盡艱難險阻,勇往直前;一次次突破生死絕境,涅槃重生
80年前,中國共產黨領導工農紅軍以無與倫比的英雄氣概取得萬里長征的光輝勝利,譜寫了氣吞河山的壯麗史詩。
從弱小走向強大,從苦難走向輝煌作為人類歷史上永垂不朽的精神豐碑,長征,塑造了人民軍隊傳承至今的性格底蘊和紅色基因。
歷史,往往在經過時間沉淀后可以看得更加清晰。
今天,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正處于向縱深推進的關鍵時刻,作為紅軍傳人的中國軍隊正沿著改革強軍的嶄新征程,昂首闊步、奮勇前行。
長征,和她所代表的精神力量,對于實現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提供著永恒的指引。
從堅定無畏的信念遠征到政治建軍凝神鑄魂人民軍隊聽黨指揮一脈相承
歲月可以改變山河,但不朽的精神與世長存。
長征,對于人民軍隊,意味著壯烈的犧牲、輝煌的勝利和精神的崛起。
當紅軍踏上漫漫征途,我們的黨和中華民族都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始終面臨著兩種命運、兩條路線的抉擇和斗爭。紅軍雖遭受圍追堵截,多次身臨絕境,但始終未曾改變救人民于水火、扶民族于既傾的家國情懷。
這是中華民族光明戰勝黑暗的命運搏斗,這是人民軍隊鐵心向黨、堅定無畏的信念遠征。
長征路上,紅軍指揮員的平均年齡不足25歲,戰斗員的平均年齡不足20歲。年輕的紅軍官兵經常在數天未進一粒糧食的情況下,不分晝夜地翻山越嶺,然后投入激烈而殘酷的戰斗,其英勇頑強和不畏犧牲舉世無雙。平均每300米就倒下一名勇士,是這支軍隊在萬里征途中所付出的巨大犧牲。
是什么力量讓他們明知路途遙遠,卻萬死不辭,前仆后繼,經受了難以想象的饑餓、嚴寒、傷痛等生存極限的考驗,終于奔向最后的勝利?
是堅定的信念和壯麗的理想。
長征路上,一位名叫劉志海的紅軍戰士被凍死,戰友們掰開他緊握的一只手,里面是黨證和一塊作為黨費的銀元這樣的軍人、這樣的軍隊,用堅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傳播著中國共產黨人改天換地的理想。
張聞天同志曾說過:沒有理想,紅軍連一千里都走不了。
漫漫征途中,信念比陽光、水和糧食更重要。
聶榮臻元帥曾回憶說:問每一個紅色戰士,為什么要當紅軍,他們都會回答你為了打土豪,分田地為了蘇維埃新中國。
盡管當時的紅軍戰士絕大多數并不識字,但中國共產黨所創建的人民當家做主的紅色蘇維埃政權,給予了他們世世代代從未有過的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這樣的理想,使這支紅色大軍區別于中國歷史上的任何一支軍隊。長期從事長征研究的軍事科學院研究員徐占權指出,堅持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維護黨的集中統一,是取得長征勝利的首要條件,也是紅軍始終保持強大凝聚力和戰斗力的根源。
正是靠著崇高的理想和自覺的黨性,一支支紅色大軍從贛南、從湘西、從川北、從豫南,跋涉千山萬水,不畏艱難險阻,向著黨中央指引的方向,匯聚而來。
1935年7月,孤軍長征的紅25軍懷著早日見到黨中央的熱情,離開陜南向西行動。徐海東在向部隊動員時說:即使我們3000人都犧牲了,也要把黨中央接過來。
作為南昌起義的總指揮,賀龍在最血雨腥風的時候脫皮鞋穿草鞋義無反顧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說:我把一切都交給黨了。長征中,靠著對黨的絕對忠誠,賀龍團結帶領紅四方面軍共同北上,實現了各路紅軍的大團結。
毛澤東曾經指出,誰使長征勝利的呢?是共產黨。沒有共產黨,這樣的長征是不可能設想的。
歷史雄辯地證明:理想和信念是一支軍隊戰斗力的核心支撐;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人民軍隊永遠不變的軍魂。
從1927年建軍到9年后長征勝利,再到22年后建立新中國。人民軍隊之所以由小到大、由弱變強,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堅定的軍魂。解放軍南京政治學院軍史專家宗成康教授認為,是中國共產黨和那些堅定的共產黨人,給這支軍隊注入了魂魄,賦予它鋼鐵般的意志和戰勝一切的力量。
在陸軍第13集團軍某紅軍團,一個講了80年的故事,至今仍在傳頌。
1936年7月,紅四方面軍第三次穿越茫茫草地。
野菜挖完了,樹皮啃光了,釘在鞋底的牛皮也吃完了,只能吃皮帶。紅93師274團戰士周廣才想到走出草地就能與中央紅軍會師,他忍饑挨餓留下半截皮帶,想帶著它去延安見毛主席
如今,這半截飽含長征記憶的皮帶珍藏在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80年來,這個故事在周廣才所在部隊代代相傳,成為新兵下連后的第一課。
半截皮帶的精神內涵是鐵心跟黨走,這是紅色基因代代傳承的核心內容。某紅軍團政委張立賢說。
這個紅軍團成建制保留了15個紅軍連隊,涌現出堅守英雄連渡江先鋒連等16個功勛單位和39名英雄模范。知團史、學英模、當傳人是紅軍團常年開展的活動。
紅色記憶是一種力量。今年將滿服役期的上士唐周說:紅軍團的兵即使脫下軍裝,也永遠是紅軍傳人。
新疆軍區某步兵師是1932年3月劉志丹、謝子長、習仲勛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創建和領導的、目前全軍僅存的一支整建制師的陜北紅軍部隊。
自創建以來,這個紅軍師官兵始終高舉黨的旗幟,永遠對黨和人民無限忠誠,歷經30余次改編整編、10余次換防調整,始終把黨放在第一位,鑄就了走遍新(疆)西(藏)蘭(州)、聽從黨召喚的厚重師魂。
澆樹澆根,育人育魂。師政委鄒仕輝介紹說,近年來,師黨委大力推進紅色基因代代傳工程建設,讓絕對忠誠、敢打必勝、永不變質的紅軍優良傳統的種子在新生代官兵中落地生根。
20世紀80年代,美國著名記者索爾茲伯里在76歲高齡懷揣心臟起搏器重走長征路、跋涉兩萬里寫下《長征:前所未聞的故事》。他說:閱讀長征的故事將使人們再次認識到,人類的精神一旦喚起,其威力是無窮無盡的。
當前,正在深入推進的國防和軍隊改革,是實現中國夢、強軍夢的時代要求,是強軍興軍的必由之路,也是決定人民軍隊未來的關鍵一招。
這是我們這代軍人的新長征。武警部隊參謀長秦天說,我相信,有長征精神的激勵,有紅色基因的傳承,這支軍隊就永遠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就一定能夠肩負起黨和人民的希望與重托。
電話/傳真:0351-8224667
電子郵件:sxssdsh@163.com
郵政編碼:030006
聯系地址:山西省太原市長治路
306號火炬創業大廈C座15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