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金融振興藍圖初步繪就:推動金融業成為全省基礎性和關鍵產業,推動我省社會融資總量顯著增長和金融機構實力明顯增強,逐步建成體系健全、競爭有序、運行規范、監管科學、與實體經濟發展相適應的現代金融服務體系。山西山東商會也在一直為這方面做出努力,怎么樣更好的推動企業的發展來促進經濟金融更好的發展!
日前,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共同發布《關于促進山西金融振興的意見》(以下簡稱《振興意見》),為未來山西金融發展指明了方向。
?《振興意見》提出了6部分共26項具體舉措,針對我省金融業發展短板,將從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融資功能、深化地方金融改革和創新、發揮財政資金杠桿作用及優化金融生態環境等方面,加快金融市場改革創新力度。
2020年直接融資比2014年翻一番
2020年間接融資比2014年增長45%。拓展融資領域,最大限度提高股票和債券融資比例,降低融資成本,2020年直接融資比2014年翻一番。
創新互聯網、基金、眾籌等融資方式,充分挖掘民間資本潛力。推動發展資產證券化,盤活煤炭、電力、公用事業、旅游等行業的存量資產,優化資產負債結構,提高資產使用效率。力爭2020年,全社會融資總量比2014年增長60%。
建立中小微企業風險補償基金
發展專營金融機構,實行差異化監管,推行免評級的中小微企業授信快速處理機制,提高貸款審批和發放效率。向中小微企業開放征信系統,擴大中小微企業抵押品范圍,在推動信用貸款的基礎上,推廣車輛、倉單、林權、應收賬款、知識產權等抵質押貸款,促進融資便利化。
建立政銀擔企對接機制,建立中小微企業風險補償基金,為中小微企業增信。
擴大農產品等抵押物范圍
推動“三農”信貸業務創新,建立農村產權評估、收儲、流轉、處置服務平臺,擴大農產品、農機具等抵押物范圍,完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民住房財產權和農村土地經營收益權抵質押貸款,緩解農民抵押難、擔保難。
在我省農村實現集小額取現、跨行轉賬、便民繳費和消費為一體的農村金融服務站全覆蓋。加快互聯網和移動支付等新型支付方式在農村地區的推廣應用。
科技創新城形成金融集聚區
積聚專營金融機構,支持在山西科技創新城設立商業銀行專業支行、融資租賃公司、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擔保公司、保險專營機構,吸引私募股權基金、風險投資基金等機構入駐,在科技創新城形成功能較為完善的金融集聚區。
鼓勵金融機構對科技型企業發放信用貸款。通過融資租賃、資產證券化、信托投資計劃、保險資金直投等方式,擴大科技型中小企業直接融資模式。
支持符合條件的科技企業通過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企業信用債券。
鼓勵銀行業機構開辦離岸業務
引導境內外金融機構為我省提供跨國并購貸款、股權融資服務,建立對外承包工程融資擔保平臺。擴大外債對出口企業的支持,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開展出口收入存放境外業務。
鼓勵銀行業機構開辦離岸業務,鼓勵跨國公司在我省設立區域性投資總部、結算中心等功能性機構。開展支付機構跨境外匯支付業務試點,為電子交易雙方提供跨境互聯網支付服務。
2020年保險深度達到5%
2020年,力爭保險深度達到5%,保險密度達到3500元/人。支持保險機構加快發展養老、醫療、疾病等商業保險,拓展企業年金業務。
支持保險機構在做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承辦工作,實現全省全覆蓋的基礎上,推進城鎮職工大病保險承辦工作。
鼓勵各級政府以購買服務等方式,開展養老、醫療保險經辦服務。
建立巨災保險制度
探索對地震、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災、農業旱災等巨災的保障模式。
積極開辦棉花、馬鈴薯、育肥豬等國家政策性保險業務。將產業化程度高、對當地農業經濟影響較大的地方特色農業納入地方政策性保險試點。
加快險資入晉,引導保險資金通過股權、債權等方式投資我省交通、通信、能源、農村水利等基礎項目,參與棚戶區改造、城鎮化建設和國有大型企業、金融企業重組改制。
2020年420家企業實現上市
加快企業股份制改造,推動企業上市。健全上市后備企業資源庫,綜合利用財政、稅務、工商等行政手段,建立企業上市直通車制度,推動我省規模大、實力強、成長性好的企業上市融資。2020年,我省在主板、中小板、創業板、新三板上市(掛牌)公司數量分別突破60家、30家、30家、300家,總數達到420家。
鼓勵上市公司再融資。通過公開增發、定向增發、配股等方式,提高利用資本市場配置資源的效率和水平。支持上市公司開展并購重組和產業整合,注入優質資產,開展股權質押融資,推動國有企業股權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
擴大債券融資
引導企業通過發行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超短期融資券、中小企業集合票據、企業債、公司債、中小企業私募債等方式開展融資。
探索推廣并購債、債貸組合、可續期債券、項目收益票據等債券創新品種。積極爭取地方政府債券發行試點。
發展區域性場外市場
加快山西股權交易中心與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建立轉板機制,探索到滬、深證券交易所延伸掛牌的路徑,將其打造成全省中小企業投融資平臺。
積極開展各種資產證券化,引導信貸類產品、小貸類產品、私募股權、地方金融資產進入平臺交易。
加大創業投資基金、風險投資基金、私募股權基金的培育力度,研究出臺基金發展的專項激勵政策,調動本地社會資金,增加企業長期資本。
開展商品場外衍生品交易試點
支持我省農業企業和資源型企業積極開展套期保值業務。加快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建設,積極推動煤炭產地現貨交易向場外交易、期貨交易發展,構建功能齊全、層次分明、方式多樣、手段先進的多元化、多層次現代能源商品交易市場體系。在國家指導下開展商品場外衍生品交易試點,以煤炭品種起步,逐步開展焦炭、煤層氣、煤化工以及電力等能源商品場外交易。
加快各類交易平臺建設
加快全省金融服務平臺、中小企業金融服務中心、私募股權基金管理中心建設,加快推進知識產權、碳排放權、農村產權、集體林權、金融資產等交易平臺建設。加速資本、土地、技術、信息等要素的交易和融合,積極打造太原金融聚集區。
引進金融機構在晉設立分支
引導全國性金融機構在我省增設分支機構,爭取所有政策性銀行在晉設立分支機構。引進境外知名金融控股集團、主權財富基金、私募股權投資機構來我省設立投資基金和分支機構。
積極吸引全國性金融機構在山西設立后臺服務中心,建設功能完備的登記、托管、支付、結算、清算等系統,增強金融基礎服務能力。
推動山西國信整體上市
以資本為紐帶,向國內外知名投資者開放股權,引進優質戰略投資者,支持集團整體上市或推動控股法人公司單獨上市,形成以信托、證券、融資擔保、股權交易、產權交易、銀行、期貨、基金各種要素為一體的金融控股集團。
做大做強晉商銀行
拓展保險、基金、金融租賃、擔保業務領域,形成綜合化經營優勢。積極爭取中票、短融、中債等債務性融資工具發行承銷資格。加快網點布局,實現省內中心城市網點全覆蓋和跨區域經營。積極引進優質戰略投資者,充實資本,優化法人治理,加快上市進程。把晉商銀行打造成資本充足、內控嚴密、運營安全、服務高效、指標優良、具有較強競爭力和影響力的現代化股份制銀行。
推動中煤成行業領先公司
推動中煤保險加快補充資本金。培育在全國煤炭領域和區域市場的競爭優勢,努力成為業內領先的專業保險公司。
提升現有財務公司經營管理水平,引導符合條件的大型企業集團組建財務公司,提高資金運營能力。力爭把太原逐步打造成為在中西部有較強影響力的金融活躍區域。
2020年農信社全部改制農商行
加快農信社改制,到2020年,縣級農信社全部改制為農村商業銀行。支持股權結構清晰、法人治理完善、經營狀況良好的農商銀行在境內外上市。
加快全省高風險農信社處置,消化歷史包袱,降低不良貸款,有效化解金融風險。發揮農信社支農主力軍作用。農信社要轉換經營機制,強化后臺服務,加強內部管理,全面提升管理水平。探索富余資金投向省內轉型項目融資模式。在風險可控前提下,積極組織社團貸款。
加快設立新型金融機構
設立山西資產管理公司、人身保險法人機構、消費金融公司、民營銀行等地方金融機構。
大力發展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通過政府注資、吸收社會資本等方式,力爭使各縣政策性擔保機構實收資本不低于5000萬元,各市政策性擔保機構資本金達到5億元以上,省級政策性擔保機構資本金逐步達到10億元以上,增強對中小企業的擔保能力。
鼓勵發展商業保理機構
分類扶持培育,發展金融中介服務。大力引進培育會計、審計、法律、資產評估、資信評級、證券咨詢、保險經紀等服務組織,構建與國際接軌的專業化金融中介服務體系。
鼓勵發展商業保理機構,引進培育金融軟件企業和金融服務外包產業。推廣建立市、縣(市、區)金融服務平臺、金融超市,做好投融資信息發布、金融產品推介、政策咨詢、財務顧問等服務工作。
向民資開放金融股權
鼓勵民間資本進入基礎設施、新興戰略行業等領域。向民間資本開放金融股權,支持民間資本參與我省城市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農村商業銀行、村鎮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改制和設立。鼓勵民間資本參與設立融資擔保公司、融資租賃公司、小額貸款公司、小額再貸款公司。
建立梯次分明的人才隊伍
根據我省金融發展的中長期規劃,建立結構合理、梯次分明的金融人才專業隊伍,引進高層次金融人才和金融管理團隊,加快培養本地金融人才隊伍。
爭取從中央金融部門、金融機構以及金融發達地區交流一批優秀金融干部,到各市任職或掛職。不斷提高各級政府運用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轉載于:山西金融振興意見出臺
電話/傳真:0351-8224667
電子郵件:sxssdsh@163.com
郵政編碼:030006
聯系地址:山西省太原市長治路
306號火炬創業大廈C座15層